海外需求端萎縮、物流供應鏈受限、疫情下東莞
發布時間:2025-07-27 16:48:52
隨著全球疫情的持續,訂單違約、出口受阻、客戶流失、招工困難、成本增加、供應鏈穩定性下降等因素影響,外資云集的東莞首當其沖。 外貿壓力不少,但是東莞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近日,由我國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志發布了“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名單,在全國參與評比的297座城市中,東莞市再次榮登前五榜單東莞物流公司正常運轉。
來自東莞市統計局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今年上半年,東莞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61.28億元,增速排珠三角第二位。上半年進出口總額5633.4億元,其中,6月當月,全市進出口總額增長4.9%,實現首次轉正;進口增長3.5%,出口增長5.8%。 然而,穩訂單、穩外貿依然是東莞“疫考”下面臨的難題。作為外貿大市,不經意間,東莞肩負起為外貿業突圍探路的使命。 “救急包”?? 上半年1434.78億元貸款流入外貿企業 訂單、資金是衡量企業健康發展的兩大指標。疫情下,海外需求端萎縮、供應鏈受限、國際通道受阻等困擾著外貿業。隨著“訂單荒”的蔓延,資金鏈更是成為加工貿易企業的生命線。 自疫情發生以來,海威紡織手袋科技有限公司面臨發展困境,出口幾乎陷入了停頓狀態,急需一筆資金調整產業方向。像海威紡織這樣急需資金的企業不勝枚舉。 因此,坐擁約4000家加工貿易企業的東莞圍繞其融資之困率先探路。 4月初,東莞市金融工作局會同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東莞銀保監分局組建東莞市金融調度組,以戰時狀態快速響應企業融資訴求,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而持續“輸血供氧”,為中小企業戰“疫”提供“救急包”和“大禮包”。同時,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機構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為東莞外貿業融資、融智,提振其接單信心。 日前,造紙行業龍頭企業玖龍環球(中國)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高管在工廠門口焦急地等待一批從境外運來的紙漿,這批原材料得益于中國銀行東莞分行開具的融資性保函。“沒想到銀行這么給力,為企業開具函件購買原材料,最大限度降低了我們的綜合成本。”玖龍環球(中國)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現在生產已逐漸恢復正常,帶動了“全鏈復工”。 為了穩定玖龍紙業的正常生產,郵儲銀行東莞市分行為其發放了5億元的復工支持貸款,利率維持低成本(3.6%)。“在一周之內就完成了對玖龍紙業的授信審批和貸款發放,并向上級申請了針對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專門批復的優惠利率。”郵儲銀行東莞市分行相關負責人說。 暢通產業鏈、物流供應鏈資金流,扶持外貿外資龍頭企業,讓龍頭企業帶活上下游企業,一個又一個產業鏈加速修復。據東莞市銀保監局統計,今年上半年,東莞市銀行業支持外貿企業各項貸款余額1434.78億元,同比增長63.1%;東莞銀行業信貸支持產業鏈核心企業上下游企業余額706.67億元。 這不僅是東莞外貿業的“救急包”,還是增資擴產的“大紅包”。“疫情下,電信通信的需求旺盛,拉動了5G產業訂單逆勢增長,上半年的訂單量同比翻倍,銷售額增長20%。”東莞市森瑪仕格里菲電路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目前企業正在加速建設新廠房。 與森瑪仕格里菲電路公司的發展路徑相似,富加宜連接器(東莞)有限公司計劃增加近5000平方米的空間用于優化生產線,以擴大5G高速背板連接器碼的生產。 找訂單?? 電商產業園近百個房間被改為直播間 疫情下,多個企業外貿訂單整體下滑,部分工廠生產停滯,人員、資金、原材料、銷售、交付、物流等問題環環相扣,成為壓在外貿企業身上的“重擔”。尋找新訂單是疫情下外貿業的頭等大事,東莞更是如此。 歷經40多年的發展和沉淀,東莞擁有紡織服裝、家居制造、玩具制造、電子產品等各類特色產業帶,如今,無論是歐美超市售賣的雀巢咖啡,還是商場超市的服裝鞋襪,乃至世界上IBM、康柏、惠普、華為、OPPO、vivo等都有東莞的身影。 而從外貿市場轉向內銷市場,成為東莞外貿企業追回“訂單”的統一指向。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的實施意見》,在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同時,支持適銷對路的出口產品開拓國內市場。 近日,“廣東省內海關穩外貿外資8條”提出,支持東莞等市率先開展跨境電商B2B出口試點。4月27日出臺的“穩外貿20條”還專門提出了支持外貿企業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開拓內銷市場,安排2000萬元支持不少于500家帶動5000家出口型企業,每家企業累計獎勵不超過5萬元。 “電商使東莞企業實現兩條腿走路,淘寶直播則會讓東莞企業走得更快。”虎門電商產業園董事長王偉正在把產業園內一整棟公寓樓近百個房間正在被改為直播間,產業園借助淘寶平臺打造的供應鏈不僅穩住了訂單,還為虎門的外貿工廠挖掘了新客戶。 謝小文從深圳來到東莞成立了桔洲昌和盛大新媒體電商產業園,將東莞石碣鎮一家舊超市改造成新媒體電商產業園。在謝小文看來,直播作為一種新的媒介,營銷的轉化率非常高。“我們正在深耕其中,并吸引更多的人才參與,目前已經與中山大學、深圳大學、東莞理工學院等建立校企合作關系。”他說。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認為,線上線下全渠道整合是擴大消費、擴大內需的主要驅動力之一。在東莞,擁有品類最全的好物,過去多數產品都賣到了歐美等國家,國內的知曉度不高,現在通過網絡平臺可在全國、全世界展示和銷售了。與其他城市相比,“東莞的直播間”可以直接對接工廠,省去中間環節,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優惠和便利。 “對于外貿企業,建議多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企業產品的購銷活動,在外銷市場需求銳減的情況下,當務之急是在穩住外銷客戶的基礎上,考慮拓展內需市場。”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在接受采訪時說。 一面是外貿企業直播帶貨的“自救”,一面則是政府為企業搭建線上“找訂單”平臺。4月21日,東莞出臺“穩外貿20條”,以87項政策舉措全力支持外貿企業的發展,其中多項政策服務于培育東莞直播產業集群及加快搭建線上展會平臺。 東莞的探路是值得期待的,也令人眼前一亮。4月1日淘寶直播購物節上,廣東品牌成交占比達全國三分之一,而東莞直播成交量排名全省第四。今年以來,東莞與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拼多多、字節跳動、天音互動、盟大集團等七大平臺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全力幫助東莞企業保訂單、穩市場,充分發揮“東莞制造”產業優勢,著力打造東莞優品專區、線上展會平臺、直播電商平臺,幫助中小外貿企業拓展客源。 此外,參加展會一直是東莞外貿企業獲取訂單的主要途徑之一。但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各大展會或取消或延期,東莞就通過線上渠道升級展會幫助企業獲取新訂單。比如今年5月和9月舉行的線上加博會將為1000家東莞企業實現線上展銷,吸引采購訂單。 練內功?? 疫情倒逼之下有企業瞄準市場研發成功 專家認為,疫情下東莞更應該加快騰籠換鳥的步伐,將產業升級與國內消費相結合,實現內外發力,不僅要穩住海外客戶和訂單,還要開拓好國內市場,與東盟國家實現產業協作互補。 “有危有機,企業更應該危中尋機。”廣東守門神科技集團董事長孟豪說,疫情發生后,他們的研發團隊“預言”多功能門將備受追捧,于是馬上攻關技術。基于團隊平日的技術積累,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多功能門就研發成功,并投入生產,果然收到市場不錯的反饋。 疫情不但考驗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危機管理能力,更是考驗企業的“內功”,越是困難的時候,企業越是要堅持研發創新,練好內功,才能在全球價值鏈上走得更遠。 比如,三星視界就計劃今年投入6000萬元進行技術改造,提升產品的工藝和技術升級,以滿足顧客新增加的訂單需求。“受疫情影響,公司訂單量與往年相比基本持平。”三星視界公關負責人溫和介紹,公司把疫情的危機當成一個機會,在訂單相對偏少的時候,做一些技術和品質提升工作,等到疫情完全結束以后,再尋找更好的發展機會。 陳鴻宇說,即使沒有此次疫情,很多企業也在進行科研創新。只是在疫情倒逼下,更多企業認識到開展科研創新、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多么重要。 疫情倒逼外貿企業向價值鏈高端環節再發展,但是整體的外貿經濟形勢還存在諸多挑戰。 白明認為,近年來,東莞也推進實現了產業轉型升級,為出口轉內銷探索出了經驗。“如今,東盟是中國第一大出口市場,東莞也可以根據自身的產業特征對接東盟。在與東盟的合作中,可以實現產業鏈協助和互補,共同提升產業合作。”白明說。 近年來,東莞與東盟保持著密切的合作。比如,得利鐘表所生產的手表就銷往印度尼西亞等東盟國家;上市公司佳禾智能在越南設有生產基地;機器人企業拓斯達在越南開設分公司,拓展自動化生產環境建設相關業務,東莞國際物流逐漸繁榮。 東莞市國際商會執行會長丁海潮說,東盟是我國的第一大貿易伙伴,商會計劃舉辦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協定優惠政策推介會,幫助外貿企業了解東盟自貿協定的政策,深挖實施策略,引導外貿企業抓住發展機遇,主動挖掘自貿協定政策潛力,爭取利用優惠政策,加速“走出國門”。 南方日報記者 葉永茵 戴雙城 施美
